close

  □羅之颺 本報記者 陳岩
  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可以推測被救助者未來健康狀況走勢,可以預知災害在某地發生的幾率……10月23日舉行的中國(成都)國際防災·減災高峰論壇上,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規劃及架構師岳梅櫻帶領與會者暢想由技術進步帶來的應急救援的全面革新。
  IT技術已經與應急救援深度融合。但與會專家也提出要從實際出發,不能“迷信”科技。
  IT技術為應急救災“提速”
  “我們收集省內某市過去幾十年間的各種安全事故數據,再引入多個相關變量,就得出了該市未來幾年的事故發生趨勢。”四川眾志應急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平表示,安全事故背後是有一些固定的影響因子的。“7·21”北京暴雨災害中,市民打不通電話,微博卻意外地成為險情求助的渠道。受此啟發,我省多地開始試點基於輿情監測與追蹤的軟件平臺。姚平介紹,“不久前一次大巴車翻車事故,從發生到監測社交網絡的動態,再到基於雲計算的準確性排查,用了不到15分鐘。而第一個予以報道的媒體則在半個多小時以後。”
  相信科學但不能迷信技術
  “就說‘7·21’北京暴雨。民眾收到5次暴雨預警,為什麼不採取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宏偉表示,缺乏安全教育,拿到信息也沒用。“暴雨藍色預警和紅色預警有什麼區別?”王宏偉的反問讓很多聽眾啞口無言。
  姚平也承認,該公司的應急指揮平臺投入使用後,由於缺乏對政府相關人員的培訓,常常被閑置起來。“過分迷信技術對應急的推動,容易忽視其背後的制度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只有技術一個翅膀是飛不起來的。”王宏偉建議。
  而對於“急速救援響應”,王宏偉也提出自己的擔憂,技術層面雖然能達到“急速”,但面對突發事件時“政府求準、社會求快”的矛盾心態,如何兼顧也是業內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原標題:科技提速應急救援制度保障更要跟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y69qyroz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